來源:宣傳科 發布時間:2023-03-23 點擊數: 152
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健康的日益關注,睡眠及睡眠質量的重要性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。與此同時,各種“不能睡”“不想睡”和“睡不著”的不健康睡眠現象越來越多,由此產生的各種疾病也紛至沓來。為迎接第23個世界睡眠日的到來,3月21日上午,我院連山院區老年病二科舉辦了“良好睡眠,健康之源”世界睡眠日義診活動。
義診過程中,老年病二科王才主任團隊調研了居民的日常睡眠情況,詢問大家對于睡眠重要性的認識,全方位、多角度地了解居民睡眠認知狀況,就失眠的相關問題給做出了詳細的解答,并給大家進行了失眠小常識的科普。
失眠是指盡管有合適的睡眠機會和睡眠環境,依然對睡眠時間和(或)質量感到不滿足,并且影響日間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。主要癥狀表現為入睡困難(入睡潛伏期超過30 分鐘)、睡眠維持障礙(整夜覺醒次數≥2次)、早醒、睡眠質量下降和總睡眠時間減少(通常少于6.5 小時),同時伴有日間功能障礙。失眠引起的日間功能障礙主要包括疲勞、情緒低落或激惹、軀體不適、認知障礙等。
針對很多市民都有難以入睡,睡眠太淺,多夢等問題,王才主任表示,難以入睡可能與午睡時間過長,生物鐘紊亂,睡前不良睡眠習慣比如睡前超時玩手機有關系;睡眠太淺需要營造一個舒適安靜的睡眠環境,在床品寢具選取上需要改善;做夢是正常睡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每個人每晚大概會做4—6個夢,做夢期間是我們人體恢復體力,記憶力整合最快速的時期,對日常生活無影響的“多夢”不一定就是有害的,可能只是一種主觀感受。
王才主任表示,很多患者可能缺乏對于睡眠常識的了解和認知,并不一定真的是睡不好。睡眠醫學之路任重道遠,要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擁有健康睡眠,這是醫療團隊的責任。如果您長期受到睡眠的困擾,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,一般可通過服用藥物、心理治療等方式緩解癥狀。
連山院區老年病二科 邢宇